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6年第10期
编号:12835037
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6年4月5日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2016年第10期
     1.2 切口感染与排除标准

    切口感染标准:参考《医院感染诊断标准》对患者手术切口是否感染进行判定,具体如下:(1)患者切口出现红肿、热、痛或伴有脓性分泌物;(2)患者深部切口引流出脓液或穿刺抽出脓液;(3)患者切口出现裂开,或外科医生打开切口后存在脓性分泌物或伴有发热等;(4)患者二次手术发现涉及切口脓肿或其他感染症状;(5)患者经过医师临床诊断切口感染[2]。

    排除标准:患者排除不符合切口感染标准者;排除切口脂肪液化,液体清亮;排除病例资料不全无法判断者。

    1.3 方法

    入选患者经过确诊后皮下留置塑料输液管进行引流,采用0.2%甲硝唑以及碘伏消毒,并采用庆大霉素冲洗清创,待伤口清除无异物分泌物后,采用蝶形胶布或创口贴牵拉或进行二次缝合[3]。

    患者入院后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,调查内容包括产妇年龄、手术时间、住院时间、胎膜早破、阴道检查次数、二次剖宫产、术中出血量、术前抗菌药物情况,并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,并对单因素有意义因素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153 字符